縣級非遺項目:黃洞米點
黃洞米點,包括制作白水角、團糍、糍必、雞屎藤糕等鄉(xiāng)間小食。 相傳羅貴及其族人帶了一些米團糕充饑。一路乘船而行,途中用水泡著這種糕點,靠岸后用水煮熱就可以吃,相當方便。這一飲食習(xí)慣被羅貴一眾姓氏承習(xí)下來,在當?shù)亓鱾黝H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團糍。 黃姓先祖隨羅貴到來后在良溪附近的黃洞安居。黃洞人對米糕的喜愛程度似乎更高,也更具創(chuàng)造性,食法更為講究,并在米糕基礎(chǔ)上,結(jié)合珠三角的飲食習(xí)慣創(chuàng)造出白水角,利用當?shù)氐碾u屎藤草制作雞屎藤糕,逐步形成具有黃洞特色的黃洞米點系列。 團糍一般為過年前后食用,當?shù)丶壹覒魬舳急仨氈谱?,意為團團圓圓。團糍用本地大米打成米漿,放入熱鍋反復(fù)攪拌成米糊米團,之后反復(fù)捶打、拉伸、揉壓、摔按,直到米團“有勁道”才算完成。 為了讓團糍更具吉祥喻意,會將其捏成元寶、仙桃等形狀,各家各戶也會以此顯示自家主婦的巧手與心思。 之后將團糍放入鍋中蒸熟,出鍋后可趁熱蘸著醬油食用,米香特別濃,勁道十足。剩下的則會及時攤擺開來,在風(fēng)中吹干,隔夜之后放在水里保存,定時換水。若要食用時,會切成片狀,加上蒜苗做佐料引味,再添上幾片臘肉,放入鍋中爆炒,吃起來風(fēng)味十足。 糍必是另一道過年期間的食品,用蒸好的米團捏成小塊狀,搓成兩頭尖中間稍粗、長約十厘米的條狀。黃洞人一般會配上臘肉片、白菜絲、芹菜大火翻炒,使糍必充分吸收肉與菜的味道,變得十分可口甘香,吃起來既彈牙,又有一些嚼勁。 由于糍必的味道相對單調(diào),黃洞人一般會配上臘肉片、白菜絲、芹菜大火翻炒,使糍必充分吸收肉與菜的味道,變得十分可口甘香,吃起來既彈牙,又有一些嚼勁。一些未能及時食用的糍必則會曬干存放,再次食用時則用水泡開烹煮,其味更多了幾分甘甜,成為當?shù)厝说淖類邸?/p> 白水角主要是在酬神的社日和孩子起學(xué)(上學(xué))的日子食用,由于制作工藝繁復(fù),平時難得食用。凡是當年有小孩入學(xué)的人家,在小孩開學(xué)前,就會包“角仔”,連同一些蔥等祭品,祭祀“社公”,寓意小孩讀書聰明,出人頭地。 當?shù)厝擞蒙鲜龉に囍谱鞯姆蹐F,將其搓成皮,然后包餡制作白水角。這些皮必須要摁得薄,蒸熟之后的白水角才會晶瑩透亮,隱約看見里面的餡料。 除了角皮講究,其餡料更是費盡心思,傳統(tǒng)的餡料主要有蝦仁、瘦肉、冬菇、大頭菜、沙葛以及紅蘿卜,有時還會加入木耳、燒肉、魚肉等,每種餡料都要細細切成粒,然后加入胡椒粉、醬油、鹽、糖、燒酒、生粉水,各自炒熟再拌在一起。 雞屎藤糕也是黃洞村的一種特色糕點,主要在清明節(jié)食用,當?shù)厝藭灾雷妗|S洞村雞屎藤糕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所配的米漿是團糍所用的,更具米味、有勁道,而在制作時,則會一層一層地蒸煮,使雞屎藤糕的口感細膩。 黃洞村村民到野外采摘雞屎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