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
四、“四個全面”擘宏圖——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戰(zhàn)略布局
38.如何理解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法獸”,據(jù)《論衡》中描述,其雙目明亮有神,獨角,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有勇猛、公正的寓意。在我國一些法院門口,往往能看到獬豸的雕像,象征著對公平正義的守護。公平正義是法治的生命線,是司法的靈魂,是人民群眾感知法治建設的一把尺子。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把這一價值追求貫穿到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謂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權利一定會得到保護和救濟,違法犯罪活動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懲罰?!痹诜ㄖ蔚母鳝h(huán)節(jié)中,司法決定具有終局性的作用,權利的最終救濟、糾紛的最終解決是在司法環(huán)節(jié)。作為最后一道防線,公正司法對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引領作用。一旦這道防線被沖破,出現(xiàn)司法不公現(xiàn)象,就會對社會公平正義帶來致命破壞。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引用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話,來說明司法不公的危害性:“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這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執(zhí)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人民群眾每一次求告無門、每一次經歷冤假錯案,損害的都不僅僅是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是法治的尊嚴、社會的公平正義。
習言習語
執(zhí)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兩點,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潔不廉潔。這兩點說起來簡單,要做到就不容易了。
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zhí)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公正司法事關人民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wěn)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我國司法工作的內在追求和價值目標。我們黨一向高度重視推進公正司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采取各種有力舉措,如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立并全面實施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等,在推進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念斌案等一批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件得到依法糾正,正義得以伸張,受到人民群眾廣泛贊譽和熱烈擁護。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多種因素影響,現(xiàn)實中還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冤假錯案、司法腐敗以及金錢案、權力案、人情案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要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群眾的訴求,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推進公正司法,必須堅持司法為民。司法工作的成效如何,說一千道一萬,要由人民來評判。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zhí)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推進陽光司法,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依法及時公開執(zhí)法司法依據(jù)、程序、流程、結果和裁判文書,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還要看到,司法工作也是做群眾工作,要堅持以法為據(j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當事人勝敗皆明、心服口服。
推進公正司法,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讓司法真正發(fā)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要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下,按照權責統(tǒng)一、權力制約、公開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從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三個方面,著力破解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障礙,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
司法活動具有特殊的性質和規(guī)律,對司法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操守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司法人員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都要旗幟鮮明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絕不容許利用職權干預司法。同時,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jiān)督,把對司法權的法律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落實到位,讓公正司法真正成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